精彩小说尽在智能小说网!智能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西陈代明 >第122章 取笔墨纸砚来122(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22章 取笔墨纸砚来122(1 / 2)

“嘶!”

听到郑十方的第二问,整个现场的文人士子包括左邑,陈武强的面皮都抖了三分。

一个个被郑十方这等不讲武德的行为给惊到。

若说解字引典再引深意是院试这等简单题目,那么现在,郑十方便是以乡试大考题来拷问。

八股文题目皆以经言命题,但这有两种,一种便是大题,一句题至连章题,另一种便是一字题乃至各类截搭题。

一字题最为简单,常在院试或日常考试中作为题目。

一句题最难,常在会试乃至殿试中作为题目。

而这连章题和截搭题,则是以乡试或会试中用于大题来用。

通常给的内容较多,尤其是截搭题,会从四书之中截出相通之意或相悖之意的经言,以此类比作答。

而这,就有了三比作答,五比作答,八比作答乃至十比作答。

“着实没想到,这郑十方气量竟是如此之小,即便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也大可以解字三问来拷问,以陈文强的年纪,作答三问已经是学富五车,称之为神童了。”

“可现在,竟然出这样的题目出来,难不成,天生神童,就要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怎么不出个会试,殿试题出来,怕是自己都没有这个能力吧。”

“乡试大题,就算是答出来了,你一个解元有什么资格评价?”

“都二进宫了,自己几斤几两没有数吗?”

王源生当场骂了起来,若是此前还能忍,现在是一点也忍不了了。

本来郑十方就是一个举人,虽然名列第一,得了一个解元的名号,却也是二进宫连个名次都没有拿到的人。

凭什么出乡试题。

又有什么资格来评价乡试题的答案。

不止是王源生,围观学子中也有不少人开始破口大骂了起来。

“不要说你考究一个孩童,便是这题放在学府大考之内,能得上等者也寥寥无几。”

“就算是让你郑解元自己作答,你能答的出几分,不要以为自己运气好当了一会解元,就鼻子上天了。”

“就是就是,换个题目,如此考究,你这是把人当生而知之之人对待还是你嫉妒心太强了,自己这个年纪,还玩泥巴呢?”

不少来自陕西学府的学子打抱不平,痛斥郑十方。

并非这些人因此就亲近了陈文强。

只是因为郑十方这第二问,着实把所有人给惊呆了,惹了众怒。

这道题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座大山般的题目,想要解答也绝非易事。

更不用说一个身无功名的孩童了。

“的确,难了!”

参政左邑也是生出了不满之意,这道题很难,即便是他来作答,若是给朝中一些大臣看,也未必能答满分。

致天下平!

这是定死了答题的方向来用八股文论述的。

也就是四书中分别所言的四种天下平。

治国天下平。

君子笃恭天下平。

人人亲其亲,长其长天下平。

修其身天下平。

这四种天下平皆不同,何解?

这已经不是寻常的题目,如果单拎出来一句,都可以作为会试的题目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