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智能小说网!智能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西陈代明 >第121章 神童之名,恐怖如斯121(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21章 神童之名,恐怖如斯121(1 / 2)

“好,昔年我穷困之时,曾受许家老大许方资助,今日,便籍此而来。”

郑十方也没有隐瞒,三言两语,便将实情说出。

且这没有什么可隐瞒的,许陈两家恩怨情仇,不用多说。

听到这里。

不管是围观之人亦或者参政左邑,都了然。

不明所以的人还在骂许家以大欺小,竟然用人情请动解元来为难十三岁的孩童,但知道点旁枝末节的人已经大胆肯定是许家没跑了。

在几十年的恩怨面前,道德可轻可重。

“原来是许家,难怪,那小生便不奇怪了。”

“解元请问。”

陈文强笑吟吟的抬手示意。

“好,且听好!”

郑十方见陈文强如此淡定,也不敢大意,当即道:“早起!”

“请答!”

郑十方可谓是言简意赅,干脆利落。

二字出口。

便安静了下来。

而随着郑十方话音落地,周围的一些士子也相继维持秩序起来。

“都安静点,安静点,既然为答问论道,就要安静一点。”

“知晓答案的也别在此卖弄,且看这神童如何作答。”

“若是连字解都做不到,怕真就是为博虚名了。”

可又一些士子却不满了起来。

“这未免有些难了吧,这已经是院试难度的题了吧。”

“对于十三岁刚刚入门儒学的孩童,难度就不是一般的大了。”

更有一些没有听懂什么意思的学生百姓,无比疑惑了起来。

“早起,什么意思,是早晨起来,还是早早的起床,不会这么简单吧,这两个字又要怎么解?”

即便是参政左邑在此时听到这个题目,也是忍不住的眉头一皱。

解字是院试的题目,若是以字面意思来理解,那就大错特错了。

解字解的是一个学生的思辨能力,学识渊博程度,文字表述能力。

答案宽泛,并没有固定答案模范。

但是,这首要考察的就是引经据典,要通过这两个字,用自己的学识找出出处,并引出全文,根据对全文的理解来给出自己的理解。

这个问题并不超出院试考题,但相对来说是院试考题中难度较大且极具争议的问题。

‘早起’二字,源自孟子的一篇讽刺小品。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

意思是齐国有个人和一妻一妾生活,丈夫每次外出均吃饱喝足醉酒了才回家,妻子便问和什么人在吃饭,丈夫答曰都是有钱人。可妻子狐疑即是有钱人,却从来不见家中有人显贵体面之人前来,便在第二天暗中跟着丈夫出门。

却见丈夫走遍全城也无人与其打招呼,最终跟着丈夫来到了城外坟墓间,见到丈夫与扫墓的人乞讨残羹剩饭,不够又到别处寻扫墓之人讨饭。

得知这就是丈夫每日吃饱醉酒回家的原因,妻子回家后将之告知于妾,并道:“丈夫是我们指望依靠过一辈子的人,现在却是这个样子。”

于是妻妾二人在院中抱成一团,泣不成声。

丈夫却不知情,晚间得意洋洋的从外面回来,在妻妾面前大耍威风。

而孟子据此便总结出一个道理‘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不相泣者,几希矣。’。

而这仅仅是第一解。

也就是能从早起二字解到出处,并据这篇文章来谈谈自己的理解。

而这二字,却还有第二解。

因为在孟子七篇中,均有孟子曰,唯独这一篇没有,是因为这篇文章应与前一章相连,不分两截。

进而,这就有“良人之所之”来与储子说的“王使人夫子”相呼应。

这就是第二解。

解其一为上,解其二为上上。

现在,就看这位想要筹谋风云的神童,该如何解答。

而见此。

即便是陈武强也退后了几步,彻底将战场交给了陈文强。

因为现在,谁也帮不了陈文强。

只能自解。

整个城门口都安静了下来。

即便是因为被堵了城门无法外出的商旅,也不再大声喧哗。

“要不要我去把孟子一书给你拿来,容你开卷作答。”

“再取些笔墨,把城门让开,你在旁边作答。”

“不限你时间,答出即可!”

郑十方继续强势缉问,并不认为一个孩童能够答出这些,即便是他将孟子一书奉上,开卷寻找答案,找到二字出处,也答不出来。

一个十三岁的孩童而已,真以为读了两篇论语就自以为天下无人了。

“不用,你且听好便是!”

陈文强稳步踏出,并无纸笔,更为沉重思虑,只讲不记道,开篇起讲,破题道: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