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小说尽在智能小说网!智能小说网手机版

在飞机上

类别:都市言情|字数:6W|作者:听雨先生好

手机阅读本书
在飞机上
本书以黄帝轩辕历纪年,以“我”为主线,以在飞机上的哲学思辨为起点,引出一个家族五代人的兴衰史。主要是写“我”和“我”的兄弟姐妹。“我”出生于那个特殊的动乱年代,在江南美丽小山村成长,出外求学,应征入伍 ...
《在飞机上》最新章节(1天前):

本书以黄帝轩辕历纪年,以“我”为主线,以在飞机上的哲学思辨为起点,引出一个家族五代人的兴衰史。主要是写“我”和“我”的兄弟姐妹。“我”出生于那个特殊的动乱年代,在江南美丽小山村成长,出外求学,应征入伍 ...

免费阅读

每一个清晨,都是一曲动人的歌谣,用悠扬的天籁迎接太阳的升起。

今天早上五点我就起来了,洗涮,早餐,多年的军旅生涯,早就养成了做事有序、动作麻利、绝不拖泥带水的习惯。

行李就更简单了,只一个背包。

背包也简单,两本书,一个眼镜盒,眼镜盒里有三支笔,分别是红、黑、蓝三色。

这是我很多年来养成的习惯,读书或做笔记,必须是三色笔,写不同的字,做不同颜色的记号,便于日后查找。

我这人记性不好,看过的书往往就忘了,需要用时只觉得有印象,得重新翻书查找。

当然,背包里还有两套换洗的衣服。

还有一套便携式茶具,一只产自景德镇的、任何时候都带着的专用茶杯,十几种茶叶。

有绿茶、白茶、黑茶、红茶、青茶,还有岩茶、肉桂、铁观音及高山茶等。

诗友们说了,福建产茶,带上茶来,到宁波好好的泡茶,感受一下福建的茶文化。

所以,带上茶。

其实,不用诗友们交待,我也必定要带上茶的。这是生活呀。泡茶,也成了此次出行的又一重要任务。

背包里还有一样东西,你是猜不到的——

我的专用酒杯。

哈哈,是吧。在福建,带上自己专用茶杯的人很多,但带着自己专用酒杯的却很少。

这也不奇怪,在开元四十八世纪的时候,我还用手帕呢。

这也是——世间“稀有”。

那就对了,诗人嘛,总有一些特立独行的,世人难理解的怪异行为。是吧?

老婆出差在福州,女儿在杭州,家里就我一个人。

切断电源,关好门窗,再检查一遍物品,确定无误后,关紧大门,乘电梯下楼。

昨晚就叫好了车。

走到小区门口,车子已经在等了。

哦,清晨多么美好!感动那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轻抚我的脸庞,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一阵清新的气息在我的身边萦绕,淡淡花香,微风拂面,深深的呼吸一口带着泥土味的空气,透彻心扉,阳光温柔,美好的清晨时光带给我出行的美好憧憬,惬意的感觉轻轻荡漾。

赶往机场的路上,陶醉在晨风里,丝丝温柔的清风溢满晨间。空气中盈满芬芳,是花儿的芬芳,满载着希望,美好在绽现。

我推开车窗,不经意间,那份触摸不到的亲切和安适逸于清晨间的心情,将那份祥和、恬静悄然写在了宁静心弦,轻轻拨动柔美的音符,温婉的吟唱着动人的歌谣,将一幅画卷展现在我的面前。

航班是早上七点五十分起飞的。这时间对我来说诱惑很大,只要能够按时起飞,不会晚点,那么九点左右就到宁波了。只要起个大早赶到机场,足足有一天的时间可以在宁波转悠。

这一天的时间,对我来说很是宝贵。

车子经过蔡塘和湖边水库的时候,看到路边一片小竹林,在清晨的风里摇曳,似婀娜的舞姿。

拂晓漫竹林,清露润叶尖。

幽林观残月,娟娟盈待沉。

逸韵云行远,丛郁馨倾城。

悠悠放歌走,怡景忘流连。

想起这一首诗来。喜欢竹,喜欢竹的清逸,柔美,独特的风姿。竹的风韵,竹的清新令人神往。

阳光璀璨耀眼,从稀薄的云罅中洒落迷离的光晕。蓝天是难得的矢车菊般纯净透彻的颜色,倒映在宁静致远的水库面上,染上了一抹蔚蓝。

此时,微风拂过,竹在晨曦中随风婆娑起舞,更显得妩媚动人。

湖边水库是我经常徒步锻炼的地方。此刻透过车窗,灿烂的光辉洒落在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更远处淡雅宁静如水墨画般素雅的青山绿水,还有空气中荡漾着的清新味道,在缥缈中走远——一切都安静如一幅简单勾勒出的风景画。

而看画的人就在画中游走。

我在南京工作的时候,华东五省一市的大部分城市都跑过了,唯独宁波没有去过。

我也不急,一向认为随遇而安便好。机会总是有的,该什么时候去自然的会去,若是没有这样的机会,便不去罢。

就像我十多次到西安,可就是没有上华山。

因为我觉得此生总是会去的。上天自有安排。

这不,离开南京快二十年了,这次还是有机会去宁波。

对于宁波,有我惦念的地方。多少年了,特别想去余姚的河姆渡遗址,那可是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遗址保存完好,内涵丰富,以发达的耜耕稻作农业、高超的干栏式建筑、独特的制陶技术为文化特征,真实地反映了7000年前长江流域繁荣的史前文明。它的发现和发掘动摇了中华远古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一元论,有力地证明了长江同样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

这个遗址发现了七千年前的稻谷、酒器等等,而这一带是产黄酒的,这标志着黄酒出现了。

你知道,我的背包里是带着专用酒杯的。但凡是酒,皆有兴趣。

据考证,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葡萄酒,也是大约在七千年前。

那时候,也是人类第一次在葡萄原产地定居的时期,人们学会了驯养动物和种植庄稼。

这个原产地就是东北欧,较准确的说是在外高加索地区——高加索山脉南部地区,黑海和里海之间,位于今天的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境内。

原始人类在这个地区的森林里,发现葡萄掉到地上后,自然发酵形成的浓浆汁,有滋味,可饮用。所以说,最好的葡萄酒是大自然的产物。

人们发现葡萄酒放多久都能喝,而且更好喝。为了储备足够的食物过冬,人们学会了酿造葡萄酒。

闪族人有两大贸易伙伴,就是埃及人和腓尼基人。埃及人记载葡萄酒年份和葡萄园,这对葡萄酒初期的历史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腓尼基人对葡萄树的栽培和饮用则给当今的葡萄酒带来了更加深远持久的影响。所以说,闪族人对葡萄酒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古代文明中,希腊人对葡萄酒文化也起到了促进作用,希腊人通过殖民拓展了葡萄种植区域,发展了葡萄酒酿造和葡萄栽培的技术,并向大众推广葡萄酒。

希腊文化衰退后,罗马人开始在欧洲地区扩张。罗马人用手稿详细记录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了解土壤、坡度、阳光、雨水和葡萄园方位的重要性,并发展了欧洲的葡萄酒贸易。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欧洲葡萄园也得到广泛拓展。

全世界的河流差不多都是人类的母亲河。罗马人在他们居住的主要河流沿岸,建立了很多葡萄种植区。这些地区包括法国勃艮第、波尔多、香槟、阿尔萨斯、隆河谷等等。

葡萄酒作为西方文明的标志,在人类历史上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亚当初见夏娃,是以一只葡萄藤环相赠。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时,他们带走的唯有腰间那一圈葡萄藤。

从此,葡萄被人们视为神圣之物,是幸福和吉祥的象征。

从那时起,葡萄就被上帝赋予了浪漫与温馨的意义,注定离不开痴迷与救赎的轮回。

诗人说:“神将葡萄赐予人类,人们则将葡萄酿制成酒,从此便有欢乐。”

《圣经》中记载,当地球上大洪灾爆发的时候,诺亚方舟上的人和万物,都漂泊在水上。后来由于人多粮少,船舱又漏水,粮食被吃光,人们不得不从葡萄干中挤出水分来充饥。

饮后,大家觉得有点头晕,但精神振奋,心情愉悦,开始唱起歌跳起舞来,充满了热闹欢快的气氛。大家都对此感到怪异。

后来,再次饮用了葡萄干水,又产生了那种美妙的感觉。这时,大家才意识到饮用葡萄干水能提振精神,活跃气氛。人们将这种液体称之为“酒”。

等到三个月大水退后,和平安宁的生活重新开始。

当方舟停靠在阿拉拉特山上后,诺亚便开始耕作劳动。他开辟了葡萄园种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

医药之父希波克拉底认为,葡萄酒是一种温和的酒,适量饮用对人的身体会有益处。

“饮少些,但要好。”是葡萄酒一直沿用至今的不朽谚语。

应该说,葡萄酒是好东西,常饮还有美颜之功效。

但我觉得,还是咱们的黄酒更好。

黄酒的香芬芳,黄酒的气清远,黄酒的色美艳,黄酒的味浓郁。

有词为证:

七千年前河姆渡,

古越风流,龙山黄酒瘦。

陈酿甘颐似玉露,

饮者陶然醉且舞。

文化传承今又树,

傅董建伟,励精图治固。

吾饮恨不生羽翼,

飞来绍兴醉如泥。

你没有读过这首词吧?没读过就对了,这是开元4707年6月27日晚上,我从福州乘火车到上海的途中所作。当时正在读《沉醉绍兴酒》一书,是傅建伟董事长写的。这一晃,又是十几年过去了,怎么能不借此机会去看看黄酒呢?

当然,还想去“天一阁”看看。天一阁以其悠久精深的藏书文化、宛如天开的园林艺术、古朴典雅的古建筑风格,以及便捷优越的地理位置,每年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研学观光。

天一阁,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私家藏书楼,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家族图书馆之一。

天一阁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是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的藏书处。

现藏各类古籍近30万卷,其中珍稀善本8万余卷。

藏书,对我的诱惑可太大了。即使不能读,不能摸,去看看总可以吧?隔着窗玻璃看看也是好的。就是感受感受。这一天的时间,哪怕走马观花,也得走一走。

所以必须选择飞机,而不是火车、汽车。

在开元4721年的时候,飞机仍是出行最快捷的交通工具。

我去宁波是开元4721年1月19日,新年元宵节刚过四天。主要是参加第五届中华诗人节暨第三十七届中华诗词研讨会。

开元历,是黄帝纪年。

“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司马迁说,黄帝是少典族的子孙,姓公孙,名叫轩辕。生下来就显出神灵,七十天内就能讲话,年小的时候就心智超人,而且口才敏捷,长大后就敦厚机敏,二十岁成年时就见多识广,对事明辨了。

“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坂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轩辕就修治德政,整肃军旅,顺应四时五方的自然气象,种植黍、稷、菽、麦、稻等五谷农作物,抚慰千万民众,做仗量四方的土地并分给民众使他们安居,教导以熊、罴、貔、貅、貙、虎为图腾的氏族习武,来和炎帝在阪泉的郊野作战。经过几番战斗,黄帝就实现了要征服炎帝的愿望。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蚩尤发动叛乱,不服从黄帝的命令,于是黄帝就向四方诸侯汇集军队,和蚩尤在涿鹿的郊野进行战斗,就捕获并斩杀了蚩尤。这样,四方诸侯都尊奉轩辕做天子,代替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有不顺从的部落,黄帝跟着就去讨伐他们。平定了以后就离开这个地方,让他们仍然安居乐业。

黄帝称天子的这一年,就是开元元年,也称黄帝元年、轩辕元年。

距今已是四千七百二十一年。

在中原大地上,四千七百二十一年前的那场厮杀,该是怎样的惊心动魄,我只能闭上眼想像,炎黄两大部落,与战神蚩尤,是不是打得昏天黑地。战争的画面,残酷的景象,在我眼前浮现。人类,是不是唯有通过打,才能解决争端?我不得而知。但至少,从此,中华民族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在飞机上,和《在飞机上》,都应该是这样的纪年。开元某年,或黄帝某年、轩辕某年。

很久没有惬意地看看天上的云了。

偶尔抬头,那种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耀眼的阳光,仿佛都是儿时的记忆,难觅踪影。不知你发现没有?三四十年前那种亮如白昼的夜晚,青蛙鸣叫,萤火点点,你还遇见过吗?

蜗居城市,冗事烦心,“片片飞来静又闲”的观云雅兴,早就没有了,也寻不得。

登机的时候,青城天气晴朗,是出行的好日子。虽然是凌晨,但机场已十分热闹,说人头攒动一点也不为过,大家都在“抢时间”,早点飞到另一个城市,把事情办得妥妥的,心里踏实。

“抢时间?”我忽然想,这时间到底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我如果说时间是虚拟的,是可以折叠的,还不被打死啊?大家都会觉得,那怎么可能呢?时间的流逝,谁也无法阻挡,滚滚向前。

就像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因为所有事物都在无时无刻不在变化。

时间到底是什么?时间能不能静止,能不能折叠?为什么一定要“抢时间”?

想起这些事来,我的头也大了。只好摇摇头,罢了。不想了。

不过,赫拉克利特还有几句话,是挺有意思的,他说,“驴子宁要草料不要黄金”“找金子的人挖掘了许多土才找到一点点金子”“海水是最纯洁的,又是最不纯洁的:对于鱼,它是能喝的和有益的;对于人,它是不能喝的和有害的。”“在我们身上,生与死,醒与梦,少与老,都始终是同一的东西。后者变化了,就成为前者,前者再变化,又成为后者。”

这会还想哲学呢。不靠谱。我告诉自己,回到现实吧。

青城机场位于城市的东北端。恢弘,大气,这是我给机场的两个形容词。此时,阳光微醺,细腻雕琢出每一个棱角的立体感。它就那么突兀地立在那里,和旁边秀美的山水环境浑然一体,有一种意外的十分融洽。

我到候机室的时候,已经坐满了人。

在边角的地方找个空位坐下。习惯性的拿出手机,这时跳出一条信息:“王老师,我有好姐妹在宁波开茶叶店,请您赏光巡视一下,去饮茶品茗。”我看了一下定位,是“NB市鄞州区业宁街168号,隆合茶业宁波运营中心(汇盈大厦让)”,呵呵,挺详细的。

是罗萍发来的。这孩子心倒挺细的,做人实诚,知道我好“茶”,走到哪都安排一下。

罗萍是第四代苏式装裱与修复技艺传承人,可谓心灵手巧。她的老公张涛,身残志坚,刻苦学习,成了青城市有名的青年书法家,还自办公司,成立阳光书画院,在业界颇有名气和影响力。

我赶紧回信息:“等我到了宁波再说吧,到时候再联系。谢谢!”

然后放下背包,用手抚着椅子背。指尖触碰到椅子的肌理纹路,微凉的触感带着历史厚重感传到了掌心。

怎么会有“历史厚重感”?是不是刚才路上想着4721年前的那场关系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涿鹿之战?

这种感觉紧接着贯通了全身。我干脆张开手掌,让手掌和椅背的表面紧紧相贴,我感觉到岁月无声而缄默,有一种置身远古又跳跃于未来的擅动。

阳光斜斜地从候机室落地玻璃窗照射进来,在每一个座椅和每一个之间跳跃旋转。

也许阳光在七千年前也同样眷顾了我即将要去的河姆渡。也许阳光在四千七百二十一年前,同样照射在黄帝与蚩尤的身上,他们都披一身光芒,身后有他们巨大的战阵。

而今天,我们在经历了历史的风霜雨雪后,仍然在昂首挺胸地接受阳光的洗礼。

我想像着河姆渡遗址的光辉与荣耀,想像着天一阁的辉煌与过往。

倒一杯水,拿出书来。习惯性的观察周边环境,包括人群、场地和通道,心里盘算着如遇突发情况(如地震、火灾、龙卷风等自然灾害或其他人为因素),如何撤退,如何组织指挥。

这是行伍几十年,特别是作为一名指挥员出身的人的一种习惯思维和动作。我就是这么一个人,今天也不例外。

元宵刚过,天气还冷,人们的穿着却是四季皆有了:有羽绒服棉衣的,有衬衣和外套的,还有短袖加大衣的……

我是穿着羽绒服登机的,在6A座。

坐我旁边的小姑娘,就是短袖加大衣,她是把大衣搭在手臂上,穿着短袖T恤,拿着微型电风扇一直吹着风登机的。

“有那么热吗?”我心想。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惠施对庄子说,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换句话说,你怎么知道鱼不快乐呢?其实都是一样的。

“我不是小姑娘,怎么知道不热呢?”这样想着,心里便坦然了。

是啊,从认知的规律上来说,我和小姑娘无论从年龄、性别和经历上,都是不同类型的人,我不可能感受到她的感受,她也不可能感受到我的感受,所以我不能用自己的主观思维去妄加揣测,我看到的只是事情的现象,不是事情的真相。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庄子·秋水》是一篇非常唯美的散文,又是哲学典籍,我是很喜欢读的。特别是《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节,更是。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等等,都少不了大谈特写这本书这章节。

于是,我便孤独的坐在属于我的座位上和空间里,绑上安全带,关闭手机,安静的读书,静候飞机起飞。

这些年,已经习惯于热闹中享受孤独,无论是飞机上,还是火车上,都是捧着一本书读,静静的,不被物惊,不受世扰,不问桑田,纵喧嚣如惊涛拍岸,亦静如莲花,只作冷眼观。

“看你喧闹到几时”。常常这样想。

6A座靠窗。我一向喜欢靠窗的位置,可以看风景。

还在飞机座位上等着起飞,我便拿出手机翻看,正好左稚涵发了一个链接《行走在河姆渡》,我便津津有味的看起来:“手指摩挲着每一块凹凸不平的痕迹,一边赞叹着古人的智慧,我的视线,也渐渐地落到了河姆渡最顶端的石块上。上面精致雕琢了河姆渡纹饰‘双鸟朝阳’,凤凰身姿优雅傲视群雄,头颈上扬,华丽的羽毛围绕着正中央的太阳绽放开来,仿佛天地间的一切都围绕着太阳。而太阳则庄严雄伟地刻于最中央,画面细腻而立体感强烈,强烈而温和的阳光透过粗糙的石块渐渐透了过来。仔细描摹着这伟大的杰作,我看见了七千年前河姆渡人崇尚的自然理性。河姆渡巨石旁还立了一块石碑,上面仔细而详略得当的介绍了河姆渡这块石像的来历。它为了铭记目睹伟大的历史面存在,也因为河姆渡的漫长历史而辉煌。”

这篇散文写得不错。去看河姆渡之前看看这样的文章,挺好。

这时,机上广播响起来,传来乘务员甜美温柔的声音。飞机就要起飞了,我关掉手机。

飞机在缓缓滑行,带着呼啸,在路道上起飞,腾空而起的那个瞬间,明显感觉到倾斜的力量。

我看向窗外,这时候,霞光万道,目力所及,朝阳遍映,美不胜收。

飞机下面,机场在变小,山与海也变得遥远、微小,我们正在脱离赖以生存的土地,有一种空悬的感觉,一个个村庄在机舱下掠过。

几分钟后,飞机便冲破云层的压迫,翱翔在万里高空了。

而此时,阳光不再那么刺眼。

透过舷窗,但见飞机下方云层厚实,平铺万里,如海平面,一望无际。而上方却碧空如洗,一片湛蓝。

我惊诧于天上云的壮阔,那种平行远视、无边无垠的壮观景象,是站在地上,看不到,也体悟不到的。

让我想起“天外有天”这句话来。

遥远的地方照射过来的太阳光,是那么清新明净,仿若神女临界,不染丝毫尘埃,无半点俗气,是仙境和童话里的光吧?

照在云层上,一朵朵、一簇簇云团耀眼夺目,形状千姿百态。

如绸,连绵起伏;

如崖,巍峨耸立;

如藤,虬枝缠绕;

如莲,片片绽开;

如飘带,穿梭蜿蜒。

我回过眼神,发现姑娘的电风扇还在吹着,一刻也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在飞机上的整个航程,她都吹着,有时放在架板上,有时拿起吹头,吹面,吹脖,吹身上,有时也吹到我,把我翻开的书页吹起。

我本想说句什么。这时发现这女孩子竟是浓妆艳抹,脸上白得疹人,十指都是长长的指甲,使我瞬间产生十分的厌恶感,有些作呕。

我是最讨厌浓妆艳抹女人的,最讨厌长指甲的男女。

想想,便不说罢,说一个字都是多余,还是应了苏轼说的那样:“一默如雷”的好。

再旁边是一个小伙子,穿着带帽子的羽绒服,那帽子把脸都遮得严严实实,还戴着眼罩,一丝儿脸也看不见。大约是从上飞机睡到下飞机的吧。

我猜的。其实我知,也不知。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施啊,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知道还是不知道鱼的快乐,或者不快乐呢?庄子是这样对惠施说的吧。此处借用,便有些意思起来。

今日有幸,暂时脱离喧嚣尘世,来到浩瀚云空,当是天宫。

汪洋恣意的云层,瑰丽绚烂的虹彩,我漂移在白云之上,脚下山川河流尽收于咫尺之间,楼宇舟车如火柴盒般大小,开阔超凡的意境让我心胸豁然开朗,恍惚置身仙境,思绪缥缈,如得道,如触禅机。

遥远处那一簇巨大的云,耸立在那里,是个人形,像黄帝。我突然感到眼睛发亮。

是的,就是华夏族的祖先轩辕黄帝。

我瞪大眼睛看着,心里默默。好像和黄帝在交流,又好像什么也没有。

我收回眼光,再看向机窗外的时候,那云,已经不见了。

是啊,浩瀚太空,茫茫宇宙,星系黑洞,量子尘埃,有序运转,皆有数。

忽然的想起马航370航班。

十年前,也就是开元4711年3月8日凌晨,马来西亚航空公司称与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飞机失去联系,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原定由吉隆坡飞往BJ。

调查最终报告,无法确定MH370飞机失联的原因,也无法确定是否坠毁。反正就是失联了。

沧海桑田,悠悠岁月,不过电光火石,倏忽而已。

功名利禄,荣华富贵,如白云凝聚变化,虽仪态万千,须臾间风吹散淡,无影无踪。

就像马航,无缘无故失了联络。

他们去了哪里呢?

另一个时空?平行世界?飞向未来还是远古时代?我们不得而知。

细思亦恐,人生不过微尘,何必蜗牛角上论英雄,何必汲汲于名利,何必乐而不返呢?

那人生还有意义吗?

人生本就没有意义。若纠缠于有意义还是没有意义,本就是没有意义的事。

生而为人,当做人之事,完成上天赋予你的使命,扛起历史责任,社会担当,做好当下工作,尽其位置职责,如对父母之孝,对子女之教,便是人生之意义了。

做人要有胸襟,站在历史长河看世界,放眼世界观历史,就如在飞机上,站在云之巅,看我们生活的国度与城市,视野是何其开阔!

读懂一句:“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足矣!

我收回思绪,微微笑着,看看身边的小姑娘,突然有了新的发现。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