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智能小说网!智能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其他类型 > 铭阳居士诗集 >文言篇(十五)(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文言篇(十五)(1 / 2)

先史六篇

【篇一】

夫求仙问道,乃古今之常志也。昔者,黄帝游于昆仑之巅,遇真人广成子,授以玄妙之道。今吾亦欲效法先贤,遂择良辰吉日,披鹤氅,戴华阳巾,足蹑飞云履,背携青囊书,启程寻访仙境。

行至名山大川,瞻仰天地之壮观,心旷神怡,神思飞扬。山川之间,时有幽人隐士,结茅为庐,饮流泉,食野果,与世隔绝。吾每遇此辈,必虚心请教,探询长生不老之术。或言:“服气餐霞,可轻身而飞升。”或语:“炼丹吞露,可洗髓而脱胎。”吾虽疑信参半,然志在探求,不敢懈怠。

一日,行至深山古林,偶见石室,门额刻“紫府”二字。推门入内,见一道士坐蒲团上,须发皆白,神光内敛。吾知其非常人也,遂跪拜请教。道长微笑曰:“汝既诚心而来,当有所得。”因授吾以《太上感应篇》,命吾勤修不辍。

自此,吾日夜修炼,渐觉精神充沛,气血旺盛。虽未登仙籍,然心境已超尘脱俗,物我两忘。岁月流转,终不知其数,但觉风霜不侵,疾病不染。吾知此乃道长点化之功,心怀感激,遂再访石室。

道长见吾,颔首曰:“汝已得入门之径,若能持之以恒,必能窥究大道之奥。”吾谨记教诲,谢过道长,再入深山,继续修行,冀望有朝一日,能够羽化登仙,了悟生死之谜。

【篇二】

自昔圣贤,多有求道之心。吾亦慕道之士,志在寻真探幽。于是束装就道,历览名山大川,欲觅仙踪。

行至一处,山峦叠翠,溪流潺潺,风景如画。忽闻悠扬琴声,随风飘来。吾顺声而去,见一隐者抚琴于松荫之下。琴声之中,似藏无穷玄机。吾立听良久,不觉陶醉。

待曲终人散,吾上前拜见,问及长生之道。隐者笑曰:“道无形,何须他求?心中自有真境。”言罢,指天示地,意喻宇宙之大,道法自然。

吾受教而退,心怀豁然。自此,不再遍访名山,只于日常中体察自然之道。日夜修炼,渐觉身心合一,与天地同呼吸。

岁月如梭,吾虽未能飞升,然心灵已达无碍之境。知天命之不可违,顺其自然,与世无争。终日读书论道,与志同道合之人共话天机。

终其一生,虽未得仙缘,然心境宁静,无憾于心。临终之际,笑谓弟子曰:“求道不求遇,得心应手,即是真仙。”言毕而逝,神色安详,如入定中。

【篇三】

昔闻仙道之说,心生向往。吾乃放下红尘俗事,背起简朴行囊,踏上寻道之旅。

途经崇山峻岭,跨过湍急溪流,目睹奇花异草,耳闻珍禽异兽。心中不禁暗想:若得道成仙,定能御风而行,遨游八荒。

一日,行至幽深山谷,见一茅屋孤立其间。炊烟袅袅,传出阵阵清香。吾近前探望,见一老者正对炉炼丹。吾跪地叩首,恳求指点迷津。

老者抬眼审视良久,方缓缓开口:“汝既至诚而来,当有所得。”遂传吾炼丹之法,并告诫:“修身养性,乃成道之本。”

吾谨记教诲,自此日夜钻研炼丹之术。随时间推移,身体愈发轻盈,精神愈发清明。虽未得道成仙,然已感通神明,洞察世间。

终于一日,吾于静坐中顿悟:求道非为逐仙逐圣,而为明心见性。自此放下执着,回归尘世,以道济世,广结善缘。

岁月悠悠,吾虽白发苍苍,仍心怀童真,乐于助人。终其一生,虽未脱凡尘,然已心如止水,恬淡自如。

【篇四】

自古仙人隐于山林,吾亦怀揣一颗求道之心,决意深入群峰,探寻真谛。

越险峻之岭,穿莽莽之林,吾行至一处幽谷。谷中有潭,碧波荡漾,清澈见底。潭边石上,一道士端坐其上,手持玉简,口中诵念不绝。

吾悄步前行,俯身行礼,恭敬问道:“敢问前辈,何以得道?”道士停诵,凝视吾良久,方才答曰:“道法自然,顺应阴阳,调和五行,乃可长生。”

吾闻言恍然大悟,自此依道士之言,修炼身心。日夜不懈,渐觉体内元气充盈,精神焕发。

然岁月如梭,虽修为日增,却始终未能窥破生死之秘。吾不禁感慨:求道之路,漫长而艰辛。然心中之志,未曾动摇。

终其一生,吾未能飞升九天,却亦无悔。于深山之中,结庐而居,与天地为邻,与万物为友。终日修炼不辍,直至尘埃落定,方证道心。

【篇五】

吾自幼好学不倦,尤其对道家之术充满向往。遂决心放下尘缘,追寻仙道真谛。

跋涉山川,历经风霜,吾终于抵达一座古老洞府。洞口瑞气缭绕,清泉叮咚。吾知此非凡境,必有高人隐居。

入洞深处,见一老翁正在打坐。吾恭声问候,并表明来意。老翁睁开双眼,目光如电,透视吾心。

“汝心诚则灵。”老翁言毕,传授吾一门吐纳之法,并嘱咐:“修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吾谨记于心,自此勤修苦练。日以继夜,不觉时光流逝。身体渐觉轻盈,心灵愈发宁静。

然修道之路,充满坎坷。吾虽不断精进,却始终未能突破瓶颈。每当此时,吾便回想起老翁之言,坚持不懈。

岁月荏苒,吾虽未得道成仙,却已心如止水,看透红尘。最终选择隐居山林,以修道之心,度余生之日。

【篇六】

吾闻仙道之说,心生敬仰。遂决定放下世俗纷扰,一心向道。

穿越重山复岭,历尽艰辛,吾终于来到一处神秘之地。此地云雾缭绕,宛如仙境。吾知此处必有高人隐居,便在此守候。

数日后,云雾散去,露出一座古朴茅庐。吾上前敲门,门开处,一位道长端坐其中。吾跪地磕头,恳求指点迷津。

道长微微一笑,问吾:“汝何以求道?”吾答曰:“愿得真知,超脱尘世。”道长点头称善,遂传授吾一法门,名曰“内观”。

吾依法修行,日渐领悟天地之道。虽未能飞升成仙,然心境愈发宁静,对世事看得愈发透彻。

岁月如梭,吾虽白发苍苍,却心如少年。终其一生,未能得道成仙,然已心满意足。临终之际,留下遗言:“求道不在成仙,而在明理知足。”言毕而逝,留下后人无尽思索。

真史四篇

【第一篇】

昔者,有士人名曰颜渊,心怀玄志,欲寻仙问道。乃披草履,执杖藜,遨游名山大川,访求至道。行至一山之腹,见古木参天,清泉石上流。偶遇一老翁,鬓发如霜,神采非凡。

颜渊稽首曰:“晚辈颜渊,愿闻长生之道。”

老翁笑曰:“子欲求道,须知天地之大,人我之微。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此乃入道之本。”

颜渊拜服,问曰:“何以修身?”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