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智能小说网!智能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灵异悬疑 > 望春风之后 >第二十一章 职业生涯(四)37(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十一章 职业生涯(四)37(1 / 2)

和儿子一起过的那个暑假,很久以后我们都还记得。那时韩剧正流行,电视热播黄手帕,每天完成学习计划后,我们俩一起追剧。先生单位发了整箱的崇明青梨,多汁香甜。我每次在开播前洗两个梨,削皮切块,和儿子一人抱一碗,津津有味边吃边看剧。先生隔天休息再回家,也加入追剧行列,我们和他复述更新的内容。

后来一次和弟弟聚会时聊到电视,他说不要看剧浪费时间,仔细想的确是,如果每晚两集电视剧换成两节课,进度有多快啊。可是学习的劲头是分阶段的,这个时期在专科文凭的基础上,对本科证书的期待没那么迫切了。证书除了入职时拿出来用一下,平时基本上是压箱底的,而且我又是学的文科行政管理,和哪都不搭边,工作上完全是边做边学。

可是又要换工作了,又得把自己加入市场供求的天平上称一下,却发现自己仍然面临未突破的坎,稍微有点规模的公司基本要求都是本科。这次我决心一定要拿到本科文凭,把自己的简历改成本科在读,相信总会拿到的。下半年除了每天买汏烧,准备三餐,晚上又重新捡起课本,儿子做作业前也会来我们房间看看妈妈是在复习吧。当然白天还边找工作,边抽空追完美剧绝望主妇,想要提高英语口语。

十月份考完自考课程后,我才认真去刷工作机会,这次休息的几个月相对更轻松。婆婆上半年离世,白天基本上我独自一人或者夫妻俩在家,我可以没有心理负担慢慢找工作,不像之前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这次仍然到年后才又有工作机会。

寒假还没结束,有一天儿子鼻子出血,我带他去新华医院儿科看医生,说是血管壁比较薄容易反复破开,约好第二天来用电焊烫死这块毛细血管。听听有点吓人,再问问儿子怕不怕,他头脑里没有电焊的概念倒也无所谓。我们从医院往外走时接到通知我面试的电话,简单聊两句,约好第三天去公司。

儿子的鼻子焊过一次之后再没出血过,听他说动作一下很快,不太疼。我也放心地准备面试,还是先生陪我一起找地址,以前没有导航基本就是路盲,在上海生活好多年我都没有方向感,通常说前后左右,不说东南西北。但是在地图上,我看的更清楚更有方向感,在巴彦工作时,买了一辆北京现代雅申特,特地配备了导航仪,开车时反而是我更有方向,零八年春节先生驾照还没拿到,我第一次一个人开车载着我们仨回老家参加弟弟的婚礼,事先做了很多攻略,没有开错一次路线。

公司在青海路靠近电视台的高档小区,也是商住两用房,但周围明显去公司上班的更多。这是沙特人的外资公司,做汽车配件贸易。面试我的是总经理Alams,加拿大籍中东人,典型的大眼高鼻秃顶外国中年人,好在他会说流利中文,早年在北大留学过,父母好像是也门的外交人员。

他先开口说英文招呼,我能听懂却反应很慢,回话支吾。边上他老婆也在,面试通知电话是她打给我的,并没有要求英语口语。Alams看他老婆和我中文交流,也就改说汉语了。他们正在大换血,整个办公室就留下他们俩,原来有业务员两人在财务的鼓动下和他们对抗,并且越级和沙特的总部打报告,而他们夫妻俩自称是总部合伙人,有权进行重组人员,在我明确有外贸操作经验后就爽快通知到岗日期,工资待遇比陆家嘴略低,另外社保交金也只说尽量争取。

我知道这家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可当时吸引我立马表态同意的是什么原因呢?是和外国人打交道吗,做外贸当然想直接对接客户,基本上就是国际贸易流程的顶端了,但我当时外语还没过关,口语更没基础,一直应付考试的都是做题最多听力不错,对话根本不行,接触老外紧张得要死,头脑一点词汇都找不到。

还是有操作经验足以支撑一个公司的业务再从头做起吗?好像我并不害怕做事麻烦,反而是一个新地方而且已有成型的一套人员和体系更让我紧张。从头开始的体系是我建立起来的自然不怕,后进人员必须融入之前的人际关系也是惯例,所以我很习惯于从头开始的小公司,每次都是。

不管哪种原因,除了第一家工厂人员比较多,经过了艰难的适应期后,长久地停留在一个职位上,熬长了时间也让我成了老员工,对内部发生的每件事,有可能出现的每种结果都了然于胸。这样好吗,当然工作内容没有任何压力,可以摸摸鱼混下去,但也很无聊找不到出路。所以后面几年里每每有一些困难,我就会换个方向,有些时间很短没过适应期的也就不提了。

阿陆幄法公司名是个音译词,进去以后也是同样熟悉的过程。从开始的业务由我一个人操作,到招聘员工以后慢慢分流出去,后期我主要对接供应商。老板Selem在浙江温州地区结识了十兄弟,分别是供应不同汽车配件工厂的小老板。Selem过段时间就会从沙特飞过来,去工厂转一圈。开始几次带着我和Alams一起去,后来他们之间闹了矛盾,Alams常常闹失踪,就剩我和老板娘Dalal一起跟过去,充当翻译角色。

是的,我的口语在Alams帮助下飞速进步,起码对话不怵了,而且通过四级考试听力也长进不少。Dalal是在Alams离开公司,后来长期留下来的,她是科威特人,在美国学校毕业,英语非常标准发音悦耳,长驻上海期间我们之间发展了友谊,并延续了十多年。

刚进公司,Alams就让我准备护照,参加在马来西亚国际会展中心的汽配展会。零九年我的户口还没迁到上海,特地请假回老家,在市区公安局出入境加急办理。姐姐陪我一起去窗口拍照填表,一周后收到快递来的护照,交给签证代理,办理了一个月的旅游签证,可能商务签证手续比较麻烦,三个同行人都是旅游签。

我和Alams夫妇一起飞到吉隆坡,发现Selem和Dalal已经到了,大家见面的氛围很轻松,像兄弟一样热情拥抱,而两位太太就不一样了。我可能就是顺带被安排去认识一下老板而已,可是两位太太抓住机会就在背后说对方不是,很让我摸不着头脑。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