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智能小说网!智能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灵异悬疑 > 望春风之后 >第十三章 初到上海29(1 / 1)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十三章 初到上海29(1 / 1)

九五年春节后不久,我拎着一个长方形的行李包,哥哥送我到市区长途汽车站,买张到上海的车票,又给我二百块钱带着。车站满下都是节后返城的人,大多是带着大量行李的民工。车是临时加出来的夜班车,都是皮座椅,做得满满当当,行李绑在车顶,傍晚前后出发了。出发前哥哥托了一对上海的夫妻路上照顾我,女的是我们当地人,男方看上去岁数更大,不过夫妻俩看起来都很正派知性,是文化人的样子。市区直发车开得很快,一路上除了当中去趟饭庄,驾驶员吃个晚饭,乘客抓紧方便一下,其余基本没停过,市区的车不会兜圈子拉客,他们不缺客源。昏暗的车厢里,大家都沉睡着,我忐忑不安又毫无头绪。

来上海并非完全由自己决定,虽然工作单位情况日渐不好,家里希望我能出去谋求一些发展,但一个女生习惯于熟悉稳定的环境,并不太敢抽身脱离,何况那个时候公司还没到下岗解散的地步。几个月前父亲在我的办公室打个长途,和上海大姑联系过,只是说下家里的情况。在这之前的暑假里母亲还带着弟弟来过一次上海,大姑对我的情况有些了解。所以在哥哥通知我动身的时候,直觉是应该听从安排,抓住时机奔赴大上海。但那时我对大姑却并不熟悉,有限的几次见面都在她返乡探亲急匆匆的过程中,其余都是在家里人的谈话中了解她。我看到她对我们家、对哥哥姐姐的好,也相信她对我会一样。

大巴车在凌晨的夜色中开进上海北站,缓缓停了下来。我拿着行李紧跟上那对夫妻俩,他们真的尽心回应哥哥上车前的几句嘱托,带我乘上出租车,俩人在车上商量一下,把我送到五十一路通宵车站台,关照我等车来了坐几站路,到虹口公园下车。看着他们的出租车远去,我一下子独自面对沉寂中的整个城市。上车前,哥哥临时跟我解说,大姑家在SH市的东北角,从北站的方向怎么过去,他在南通读书时,曾经一个人去过姑姑家。但我现在只觉自己深陷一片陌生中,没有一点方向感。车没来,天还很黑。

早晨六点钟敲开大姑家门,她已经等我好久了,后来告诉我,她一夜都没睡着。简单吃过早饭,送走上班的姑父和表哥卫东,姑父从部队离休后在朋友的公司里任个闲职,类似顾问。表格卫东在大众出租车做教练,培训驾驶员,后来升到总部,有一辆别克商务车上下班开着。大姑也退休了,隔一天去附近的上海外语学院做保洁,姑父后来笑说她那点工资不够家里拿出去的礼品。大姑还是坚持去上班,她说拿出去的东西是家里多出来的,还的人情也是同事曾借过不少钱,是表姐张洁出国澳洲留学时凑的学费,还说她挣了工资就能花自己的。退休前大姑长期在部队安排的街道工作组上班,没有一直做家庭妇女。

大姑在家的时候就会和我聊天,多是她说我听,开始的时候她还非常关心家里的每个人,大家的情况都问一遍,听到都比以前好就很开心。但她也说我刚进门时穿的大棉袄像是东北来的,她说电话里只听说我工作情况不好,想来上海看看,她没有叫我来。后来她就会讲认识的老家亲戚,大多是年老的长辈,早年时对她有哪些帮助,她怀着感恩的心记得清清楚楚。还有在上海碰到老家来的人,哪些人在她关键时期伸出援手,这些我了解的并不多,她和我说清各人的关系,有过怎样的交往。在她的叙述过程中,我了解她来上海后的生活,她还教我简单上海话,在街道工作组的同事里有不少是本地人。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空闲在家里,没工作没方向,大姑经常和姑父商量到很晚,我也自觉回到自己住的小房间,等到睡觉时,大姑再回来和我复述一下。工作很长时间没有落实,春天的时候姑父还因为轻微中风住一次医院,每天姑妈准备好饭菜,让我送去四川北路上的第四人民医院,病房都是老干部,大家都挺客气,羡慕姑父家里有人天天去。姑父出院后,帮我介绍一次导游学校的大专课程,因为家里的学费没能及时寄到,后来不了了之。大姑又托同心路舅妈介绍酒店服务员工作,她是小姨奶的儿媳,老公小时候是大姑带大的,跟着老公叫大姑姐姐,后来因为酒店星级较高,外形条件不够,服务员也算了。

再后来天气渐渐热起来,我呆在家里没事,清早会跟着姑父一起去跑几个菜场买菜,回来后大姑给猪肉整理做各种分类,红烧肉切块,炒肉切片切丝,按次分量,冻在冰箱里随吃随取。我把蔬菜摘好洗净,在下午大家下班回家前,用电饭煲煮饭,大姑每天教我炒两个蔬菜。就在这段时间,我知道炒菜油锅要烧热、红烧热要小火焖酥,烧出来的菜味道更好。

大姑还在帮我想办法,她去找对门的邻居,在天鹅宾馆工作,看看有没有机会。又带我去宝山找表姐陈健,她是二姑的女儿,小时候送在大姑家寄养,后来在常熟的部队啤酒厂工作,经过大姑的同事介绍嫁到宝山大场。大姑想托陈健帮忙想办法,可是她自己婚后几年都没上班过。回家的路上经过五角场,大姑给我买了几块布料,我们回家自己裁剪,做两件连衣裙,两间睡裙,我的行李里没有夏天的衣服。

在左右突围中,姑妈想了很多办法,有时让我自己上街转一下,她说出门不过马路还会走回原地,后来知道这里是一块大的三角地,我在街面上看到有饭店找服务员,却怯懦地不敢进去询问,这时上海话还听不懂。每天晚上我们都会聊一会,姑妈既安慰我也像自己鼓劲,她说总会有办法的,工作是死的人是活的,可在陈健那里,她也会说我一点心事都没有,人还胖了。我理解她想要帮助我的心,也感受到她承担的压力,每次她一鼓劲,我也给自己加油,一定不能回头了,几个月下来,哥哥已经去轮船公司办了停薪留职,我没有退路了。

夏天晚上,我看到附近的鲁迅中学有夜校开班招生,招生简章贴在大门口。姑妈说你去读吧,学点东西总是好的,我报了电脑初级班,和会计基础班,把身上带的钱都花完了。暑假结束前拿到了电脑初级证书,八月底同兴路舅妈来说工厂招人。她原来开出租车,认识了小区里一个海归老板的妈妈,介绍她去浦东的工厂开班车。舅妈把我介绍给负责人事的老周,老周又把去面试的我带到谢老板面前,老板开给我五百块工资留下了,自此我从办公文员做起,八年后做到外贸业务部单证员,并经历了住进厂舍、结婚生子和自考离职。

工厂规模中等,专门生产装饰灯具,有玻璃彩绘灯罩,也有彩色玻璃电焊拼接的叫梯凡尼灯罩,灯座电镀成青铜色,配套组成艺术灯饰一起出售,有淮海路商场里有专柜零售,主要是集装箱出口美国。老板是美籍华人,部队出身的军二代,留美后和台湾人结婚,回国投资,在上海、南京和大连都有工厂。我们认识的老板娘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大连人吴小姐,她长期留在上海,直到两千年左右才带着女儿办成美国移民。工厂员工有很多,都是年轻人,有一批从扬州的一家职业学校毕业,对口招进工厂做手绘工,虽然是工人待遇,但因为有专业技术都自视甚高,工厂还提供宿舍和食堂。手绘工对灯座车间的喷漆、装配和打包工人不大看得起,各自形成小圈子。

办公室的管理层都是上海本地人居多,九五年前后,上海有大批下岗工人,正好浦东新区在大力开发中,给他们自谋出路找到很多机会。当时浦东沿着张杨路往北,和杨高路中间都是成片的待开发地区,新的工厂一个连接一个,再远点还有金桥工业区,张江高科园区也在雏形中。进厂不久,谢老板招来新的总经理姓孙,组建了自己的管理班子,后来想他大概是有职业经理人的气魄和能力的。因为之前老板不在上海的时候,都是吴小姐负责管理,管理层还分两派,管人事的老周人缘好,和管生产的刘经理不对付,两人还动手,吃瓜的员工们跟着起哄,吴小姐狠狠训斥各方。

孙总重新展开招聘,招聘高级文秘,吉林大学毕业的曹德智,长相文弱性格内敛,老家是我们邻县。此外还有负责生产的各工序中层组长和新的会计,有男有女,都是三十岁左右精干力量,办公室一下子热闹又活力起来,各种新的管理手段都用上,考核、评比、通知一张接一张。孙总嫌弃我打印的书面通知格式不好看,字体太小,叫过来一顿批,让我多和曹德智学习。可是对吴小姐,孙总却没有合适的安排,在经理室里的位置,孙总正对着门,吴小姐就侧对着门,形成犄角之势。过不多久,孙总在下班后找管理层谈话,接着各办公室人员都挨个签字,联名向谢老板投诉吴小姐,要求把她请出工厂,结果却恰恰相反,孙总和他组建的管理人员,除了个别人,都被解雇了。

在孙总等人办理离职手续期间,他私下请大家吃顿饭,对坚定跟随他离职的会计大加赞赏,对留下的人也说理解,经过几个月的接触,大家都相互了解很多,对工厂管理正规化也有期待,对结果也有无奈。离席前,我咨询孙总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他考虑一下说还是文员吧。而我当时已经感觉到自己没有学历,文员也没有专业技能,都不是长期发展的资本。我和曹德智一起回家,她住在五角场,爱人是部队的,听她说父亲是位高中老师。当时对她的高学历背景非常钦佩,她已经去金桥面试了一家外资公司,工资待遇都比我们工厂好。她说你还年轻呢,还可以再学。

那时经过半年的夜校培训,组织参加市里统一考试,已经拿到会计上岗证,还有电脑初级之后又接着考到中级证书,可是我仍然不敢离开有着熟悉同事和环境的工厂,只是在新民晚报上试着找招聘信息,面试过一两次,还是觉得学历不够。我找吴小姐聊了一下自己想要继续工作下去的想法,基于实际工作需要的考虑,或者我并不是孙总招聘的人,她留下了我。仍然留在生产部门,继续做文员,在需要时候参加工人们一起劳动,没有机会接触实际财务操作。老板的妹妹谢小姐做出纳,她说考到上岗证不做会计没用,她是会计学校毕业,常年备考考注会。

随后老板安排谢小姐的男朋友、后来的丈夫李总进公司,还有一位秦总负责生产,慢慢地吴小姐淡出公司管理,李总逐渐成为公司日常的总负责人。李总很有才干也很年轻,被人称为神童。进公司后,逐步理顺管理层架构、车间各工序工艺成本,同时对原有人员重新任用,树立起威信。这过程中李总给我加过一百块工资,利用我的进取心和生产部文员的位置,进一步控制生产管理权。譬如在赶外贸订单时让我盯牢车间进度,开会时故意问我私下已经统一口径的看法,这造成我和秦总的矛盾。秦总步步退让,最后沦为李总的下属,而无疑是我成为那个尴尬的利用棋子。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