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智能小说网!智能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好圣孙! >第七十二章 岂不美哉?76(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七十二章 岂不美哉?76(1 / 2)

某些人的作死李象当然不知道,他想到的是另一层。

“阿翁,正所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为了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孙儿建议,应当在长安兴办一所类似国子监的医学院校,延选天下名医,入校供职。”

李象这人十分惜命,正所谓人一生最大的痛苦便是人没了钱没花完,他还想多享受几年富贵——起码超过历史上的七十二岁啊!

就算不为了别人,起码也能惠及自己啊!

见李世民神情微动,李象继续说道:“阿翁您想,医者们在医学院当中,可以相互交流切磋经验,互通有无,这不就可以避免类似事情的发生了吗?”

“各家医术秘而不传,无非就是担心教会徒弟饿死师傅。既然如此,朝廷可以授予在医道有重大突破的医者‘医学院院士’一职,这是属于荣誉性质的虚职,品级……嗯,五到七品不等,这样一来,不愁天下医者不会心动。”

最后李象祭出杀招:“朝中众臣,也可以去医学院定期做体检,调理一番身体,来当做福利。”

谁料李世民呵呵一笑,对李象说道:“你说的这个,不就是太医署吗?”

李象:啊?

这他还真不知道……

“武德七年,你太翁便下令建立太医署,由行政、教学、医疗、药工四部分组成。”李世民瞥了李象一眼,“至于你说的教学部分,太医署内设有医学和药学两个部。在医学部之下又设有医科、针科、按摩科、咒禁科这四科。”

说到这里,李世民又补充一句:“你能想到的,你以为别人就想不到吗?”

李象的确麻了,本以为能稍稍地小装一下,没想到正好踢到了铁板。

他倒也悟了,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没有谁比谁更聪明。而穿越者的优势,也只不过是站在前人肩膀上的千年积累而已。

“哼。”李世民很傲娇地看了李象一眼,敲打完孩子的同时,又对他的话做出肯定:“至于你说的这个荣誉职位,我觉得不错,可以稍加采纳。”

棒子要敲,甜枣也要给,这就是老李最近研究出来的教育手段。倒不是说要拿捏孙子,而是要让他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不要仗着自己有圣祖皇帝的传承,便心生骄狂,不将天下人放在眼里。

稍稍做出肯定,目的是不过分打击孩子的自尊心,毕竟李象才十二岁。

李象倒也咂摸出味儿了,你说当年你对我爹但凡有这耐心,是不是我爹和二叔也不至于走到那一步了?

——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就这份耐心,也是老李最近从教育李承乾的失败当中汲取总结出来的。

李象挠挠头,又看向孙思邈,出言邀请道:“等到二位姑姑痊愈以后,真人不妨留在太医署?”

孙思邈抚须笑着拒绝道:“贫道闲云野鹤惯了,再者说,贫道还要游历四方,救治贫苦百姓,若是困居太医署,多有不便。”

“真人,须知人力有时穷,您一人在外游方,又能治好几人?能研究出多少药方?”李象开始劝说道:“若是调教出一群学生,与太医署的医者们群策群力,定然能够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医者,钻研出更多的药方,让更多的人受益,如此岂不美哉?”

李象说的确实有道理,孙思邈也很难反驳。朝廷的力量当然要比一个人大得多,要是他独自一人,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整到那本《伤寒杂病论》呢。

“既然郡王如此说,那贫道再拒绝就不礼貌了。”孙思邈叹了口气道。

李世民见孙思邈答应下来,知道轮到自己出场的时候到了,于是便笑着说道:“真人若能留在长安时,当真是长安百姓之福啊……既如此,那便拜真人为谏议大夫。”

李象眼角抽抽,好家伙,真不愧是亲父子啊……

唐高宗时期,孙思邈入京后,李治便给他封了一个谏议大夫……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