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智能小说网!智能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南明1649 >第121章 进军昆仑关121(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21章 进军昆仑关121(1 / 2)

高一功邀请沈赤心进城歇息。

沈赤心说道:“兵贵神速,我还是不进南宁城了,明日就向昆仑关进发。你们第六标、第七标,什么时候可以开拔?”

昆仑关位于南宁城东北方向一百里外,是广西小昆仑山上的一处险关。小昆仑山为大明山余脉,群山环抱,绵延不绝,中间有一条隘道,北高南低,可通人马。

这条隘道迂回曲折,向北可通往广西柳州、桂林,向南通往南宁。过了隘道折向东,又可通往梧州。桂林、柳州、南宁、梧州,正是广西最重要的四个城市。

昆仑关扼守这条隘道的咽喉,素有“雄关独峙镇南天”之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赤军东路军原本就在雷州、高州一带集结,可以走贵县、宾州而避开昆仑关。但西路军绕远路到了南宁,若要北伐桂林,则势必要夺取昆仑关。

高一功听到第六标、第七标的番号,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嘴上却说道:“元帅,第六标、第七标都是百战精锐,我第六标明日就可拔营。”

李来享从此与高一功平起平坐,不仅不像高一功那样失落,反而暗自庆幸。

他年轻气盛,跟着沈赤心混更有前途,比跟着高一功强多了,说道:“元帅,我军曾驻守昆仑关,对昆仑关的地形十分熟悉。李某愿为先锋,夺昆仑关为赤军献礼。”

“好!好!好!我今日又多了一员虎将”沈赤心就喜欢这种勇于任事的虎将,连声夸奖李来享。

疾风知劲草,李来享决非泛泛之辈。历史上,高一功死后,李来享继领忠贞营,从广西辗转来到夔东坚持抗清。

到康熙年间,夔东十三家不断败亡。刘体纯、郝摇旗、袁宗第等或兵败自杀,或被俘牺牲。王光恩、马腾云等投降满清。最后只剩一个李来享。

康熙三年,清廷调集二十万大军封锁夔东,李来享不敌,烧毁山寨,带领妻子亲信自杀。李来享死后,大陆再无尊奉明朝正朔的抗清武装。同年,南明大臣张煌言在舟山被捕,不屈而死。

后世纪念张煌言,有“煌言死而大明亡”的说法。可在沈赤心看来,李来享在夔东坚持抗清,历史功绩不输于张煌言。但他出身于农民军,不被后世文人认可。

现在,李来享成了赤军第七标标统。在沈赤心的带领下,他将改变命运,成为一员赤军猛将。

沈赤心说道:“好,李来享,我就封你为先锋,再拨你五百骑兵。你熟悉昆仑关的地形,依你看,我们该如何夺取昆仑关?”

李来享胸有成竹,说道:“昆仑关包括多个关口,其中最重要者为高峰隘。高峰隘顾名思义,山高坡陡,地势险要,北面是武鸣山,东西有老虎岭、伊岭岩。

“若能攻下高峰隘,就有把握夺下昆仑关。但高峰隘坡度极陡,近乎悬崖峭壁,不宜强攻。清虏在南宁战败,必将纠集败兵固守昆仑关,加强戒备以待我军。

“不如派一部兵马从正面佯攻,再派一支奇兵绕至昆仑关北部。如此南北夹击,奇正结合,必可一举夺占昆仑关。”

沈赤心未置可否,但心里觉得这条计策倒也可行,可以减少赤军的伤亡。

李来享继续说道:“这样做对奇兵来说有些危险。好在我军在东路还有五万精兵,可以牵制清虏。元帅,请允许我率领先锋,绕道宾州袭击昆仑关的后背。”

赤军东路哪有五万精兵,不过一万五千兵马,虚张声势而已。

沈赤心没向他交底,说道:“昆仑关可以绕过去,但必须拔除这颗钉子。不然,西路军要绕远路,我们也会受到昆仑关清虏的威胁。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