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智能小说网!智能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朝四百余年 >第柒部:大结局 第11章 火烧洛阳城201(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柒部:大结局 第11章 火烧洛阳城201(1 / 2)

历史上的董卓到底多残暴?火烧洛阳,强行迁都,纵兵掳掠黎民受难

董卓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的统治时期被描绘为一个充斥着残暴和混乱的时代。一位权谋高手的董卓,以其强硬的手段和令人发指的行径,令整个国家为之颤抖。

最为骇人听闻的是,他竟然毫不留情地强行迁都,纵兵掳掠,更以酷刑虐待百姓,让黎民在苦难中挣扎。这个令人胆寒的历史篇章将引领我们走进一个充满阴谋和血腥的时代。

董卓的残暴行径究竟达到何种程度?

他是如何通过强制迁都、纵兵掠夺,将国家推向无边的苦痛之中?

公元190年5月1日,洛阳城内起了熊熊大火,浓烟滚滚,火势直冲云霄。这场大火持续了三天三夜,烧毁了洛阳城内的宫殿、府邸以及不少百姓房屋。整座洛阳城变成了人间炼狱,到处都是哀嚎和溃败。

三日后,只剩下一片废墟和焦土。火灾过后,洛阳城郊百里之内荒无人烟,死伤惨重。这场悲剧的起因,则是来自西凉军阀董卓的狠毒手段。早在两月前,董卓就摄政称帝,强迫十二岁的汉献帝刘协迁都至长安。

他命令手下兵将放火烧城,要迫使洛阳所有百姓随皇帝一道西迁。起初,百姓还抱着侥幸心理,希望大火能自行熄灭。

然而,火势越来越猛,许多人在睡梦中被活活烧死。一时间哭声、叫喊声此起彼伏,父母抱着孩子哭嚎,情节惨不忍睹。

为了自保,一些百姓被迫背井离乡,和皇帝出发西行。

天气炎热,没有粮食和水源,许多老弱妇孺在途中倒下,饿死病死。还有些百姓想逃避追击躲进山中,结果也有些被毒蛇咬伤,生不如死。这场人间地狱持续了一个月,直到大军抵达长安。

即便活下来的百姓到达长安,也已经家破人亡,无力耕种,只能绝望等待死亡了。这场人间惨剧,让洛阳百姓历经水火,于生于死,家破人亡。

而这一切的起因,都出自董卓残忍的一纸迁都诏书。

刘协早年受董太后抚养,举止端庄,时称“董侯“。汉少帝即位,封刘协为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

中平六年,刘协被司空董卓拥立为帝。

董卓伏诛后,刘协被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挟持,后在杨奉和董承的护送下返回洛阳。

建安元年,刘协受制于兖州牧曹操,迁都许县,拜曹操为司空。

后因不甘沦为傀儡皇帝,策动董承和伏完起事,结果没有成功。

建安十三年以曹操为丞相,建安二十年立曹操之女曹节为皇后,翌年封曹操为魏王。

刘协的母亲王美人,是前五官中郎将王苞的孙女、王章之女,出身于名门世家,举止文雅,再加上容貌姣好,身材匀称,深得汉灵帝刘宏的宠爱。

当时,主宰灵帝后宫的是何皇后,出身于屠夫之家,靠贿赂宦官被选入宫并当了皇后,对王美人非常嫉妒。

因此,当王美人怀着刘协时,怕招惹何皇后更深的嫉妒,就没有告诉灵帝,而是偷偷地堕胎。

但服堕胎药没有奏效,孩子还是生了下来。

何皇后果然妒性大发,怕王美人有了儿子会进一步威胁到她的地位,指使人将毒药偷偷地放在王美人产后服用的汤药里,王美人饮后当即身亡。

灵帝闻讯,亲往后宫验视,见王美人四肢青黑,知是中毒而亡,急令追查凶手,很快查出是何皇后所为。

灵帝不禁勃然大怒,意欲立即将何皇后废黜。

何皇后事先已用巨金买通受灵帝信任的宦官曹节等人,宦官们一齐跪下,为何皇后求情,灵帝居然赦免了何皇后。

刘协这时尚未足月,灵帝担心将这个儿子留在后宫再遭到暗害,于是将他抱到永乐宫,请董太后抚养,因为觉得这个儿子很像自己,取名为“协“。

自此,刘协就依董氏为外家,被称为“董侯“。

汉灵帝晚年,面临着选择太子问题。

何皇后生有皇子刘辩,从小寄养在民间一位姓史的道人家里。

刘辩比刘协年长,而且是皇后所生,论理太子位置非其莫属。

但是刘辩举止轻浮,没有国君应有的威严气质。

刘协自小在永乐宫长大,由董太后悉心抚养,举止端庄,深得灵帝喜爱。

再加上其母王美人死于非命,灵帝难免有隐恻之心,因此,他心下倾向于立刘协为太子。

然而,这又有违于立嗣以嫡长子为先的皇室传统,所以迟迟下不了决心。

中平六年,汉灵帝病重,遗诏将刘协托付给宦官上军校尉蹇硕。

四月,汉灵帝去世,大将军何进拥立刘辩为帝,是为汉少帝。

何皇后改称为何太后,临朝处理政务,但国家大权实际上已为何进掌握。刘协封为渤海王,后改封陈留王。

灵帝死后,内宫宦官和朝中重臣展开了争权夺利的斗争。

先是何进捕杀蹇硕,接着是宦官张让、段珪等杀死何进,司隶校尉袁绍、虎贲中郎将袁术和何进的部将带兵反攻,一下子又杀宦官两千人。

张让、段珪等无力还击,劫持刘协和少帝刘辩逃出宫外,正仓皇间,迎面遇上董卓率领的三千陇西铁骑奔腾而来。

小皇帝刘辩见到这样的情形,吓得浑身哆哆嗦嗦,双腿战栗,口不能言。

小皇帝刘辨手下的内侍太监和一众文官也都没人敢出口大气,只怕稍有闪失,便惹来杀身之祸。

尚书卢植率军追到后,杀死张让、段珪,又把少帝和刘协迎回宫内。

董卓自认为和收养刘协的董太后同族,加上刘协本身比刘辩有才能,于是从这时起,董卓就想废少帝,另立刘协为皇帝。

回到京城后,董卓的军队完全控制了局势。

于是董卓逼着少帝策免司空刘弘,自己身居其位。

接着,董卓以司空的身份召集百官开会,议改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

百官大惊失色,慑于董卓的淫威,谁也不敢表示反对。

第二天,董卓宣布废除汉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时年9岁。

从此,刘协开始了他作为傀儡皇帝的漫长生涯。

刘协登基后,董卓自封为丞相,后又加封为太师,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权。

董卓的军队在洛阳劫掠财物,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后并把洛阳城烧成一片废墟。

曹操的行为,不仅使汉朝江山在风雨飘摇中又延续了20多年,还使刘协因这种特殊的关系保住了性命。

初平元年春天,各地的州郡牧守以讨伐董卓的名义纷纷起兵。

由于起兵的州郡都在关东,所以史称“关东联军“。

许多地方豪强响应了这次起兵,带着自己的私兵万里相赴,自此正式拉开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的序幕。

关东军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从北、东、西三面来包围洛阳。

董卓因受关东军的威胁,挟持刘协由洛阳迁都长安。

这时,王允任司徒,主持具体政务。他表面上依附董卓,暗中心向汉室,身边聚集了一批朝中官员。

初平二年,关东诸侯为了争夺政治上的领导权,以袁绍、韩馥为首,倡议立幽州牧刘虞为帝。

但这个建议遭到袁术、曹操的反对,最后作罢。

刘虞的儿子刘和在长安朝廷担任侍中,刘协想凭借关东军的力量还都洛阳,以摆脱董卓的控制,就派刘和潜出武关求援。

但这时关东州郡牧守正热衷于互相兼并以壮大自己的力量,扩张地盘,无意西讨董卓。

长安方面,就转而依靠内部的力量来推翻董卓。

初平三年,司徒王允与司隶校尉黄琬、仆射士孙瑞、中郎将吕布密谋刺杀董卓。

吕布本为董卓的亲信,两人曾结过义父子关系。

董卓性格暴烈,有一次吕布为一桩小事违背了董卓的意图,董卓拔出手戟就向吕布投去。

吕布慌忙躲开,事后又向董卓俯身请罪,才算作罢。

由此二人有了隔阂。四月,汉献帝患病初愈,在未央殿大会朝中百官。

董卓身穿朝服,乘车入朝。从军营到皇宫的道路两侧警卫密布,左侧是步兵,右侧是骑兵,戒备森严,由吕布等在前后侍卫。

王允命士孙瑞自己书写诏书交给吕布。

吕布让同郡人、骑都尉李肃与勇士秦谊、陈卫等十余人冒充卫士,身穿卫士的服装,埋伏在北掖门等待董卓。

董卓一进门,李肃举戟刺去,董卓内穿铁甲,未能刺入,只伤了他的手臂,跌到车下。

董卓回头喊吕布,但被吕布铁矛刺死。

董卓被刺死后,王允录尚书事,吕布晋升为奋威将军,二人共同主持朝政。

王允得手后,骄傲自满,加上气量狭小,未能维持住关中的局势。

不到一个月,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击败吕布,占领长安,杀死王允,控制了东汉政权。

李傕升为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后李傕又升为大司马,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张济被封为镇东将军、平阳侯,外出屯驻在弘农。

兴平元年,三辅大旱,谷价腾贵,一斛谷值钱50万,长安城中甚至发生了人吃人的事件。

刘协命令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煮粥救济百姓,但因为粮食不够仍然有很多人饿死。

刘协怀疑侯汶没有如实用全部粮食赈济灾民,而是趁机侵占公粮,于是派人取米、豆各五升在自己面前熬成粥,最后可以煮出两盆,证实是侯汶作弊,于是责打侯汶五十廷杖。

之后,长安城中饥民得到了救济。

兴平二年,李傕杀樊稠,与郭汜在长安城中各自拥兵相攻。

刘协派尚书、侍中去为李、郭二人和解,二人不从。

为了争得政治上的主动权,郭汜阴谋将刘协劫持到自己的军营,不料未等郭汜下手,消息已经走漏,李傕抢在前面,派兵将刘协、皇后、宫人及大臣们劫去。

李傕、郭汜相攻数月,死者万数,长安城几乎变成一片废墟。

不久,刘协在原李傕部将杨奉、牛辅部曲董承等的护卫下,摆脱了李、郭的控制,逃往弘农,进驻安邑,又辗转东行。

建安元年秋,刘协在杨奉、韩暹的护送下回到洛阳。

时任兖州牧曹操在荀彧的劝告下派兵迎接刘协,不久又在董承的密召下亲自带兵去洛阳,刘协拜曹操为司隶校尉、录尚书事,并随曹操迁都河南许昌,升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事。

当时,中原地区袁绍和曹操两大军阀正进行着频繁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孙策占据了江东,刘表占据了荆州,刘璋割据益州,韩遂、马腾占有凉州,公孙度盘踞辽东。

刘协东还,无疑是一面可利用的旗帜。

曹操抢先率军进驻洛阳,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

迁都许县后,刘协是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只能“守位“,汉廷百官也只是“备员而已“。

后来曹操于建安十三年升丞相,建安十八年封魏公,加九锡。

曹操虽然利用刘协来试图实现他统一中国的目的,却不敢直接取代他而自立为皇帝。

建安五年,刘协不满曹操大权独揽,不甘心作为傀儡,乃暗下衣带诏,令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设法诛杀曹操。

董承遂与左将军刘备、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子服等一起密谋,结果事情败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诛杀,怀孕的董贵人也被绞杀。

伏皇后畏惧曹操,于是写信给她的父亲伏完,尽数曹操残暴不仁之事,希望伏完能够效仿董承,铲除权臣,但伏完始终未敢行动。

后来有议郎赵彦曾为刘协陈述时局对策,曹操听说后将赵彦杀死。

其后曹操觐见刘协,刘协愤怒地说:“君若能相辅,则厚;不尔,幸垂恩相舍!“

按照汉朝制度,曹操这种“三公“带兵觐见皇帝是有虎贲持刀挟行的,所以曹操听到刘协这番可能含有杀机的话之后大惊失色,请求马上离开,离开后顾视左右,汗流浃背,此后不再觐见刘协。

建安十九年,伏皇后要求其父伏完诛杀曹操的密谋败露,曹操要挟刘协废黜伏皇后,并代刘协写好了废黜伏皇后的诏书。

接着,派御史大夫郗虑拿着诏书,同尚书令华歆一起带兵包围皇宫搜捕皇后。

伏皇后藏到宫中的夹墙里,被华歆拖出。

伏皇后披头散发赤脚走出,向刘协哭诉求救,刘协无奈地说:“朕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什么时候结束!“

回过头来对郗虑说:“郗公!天下有这道理吗?“

伏皇后被幽禁而死,刘协与她所生的两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杀,伏氏宗族百余人被处死。

建安二十年,曹操威逼刘协立其女曹节为皇后。建安二十一年,晋升魏公曹操为王。

建安二十五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

其时,虽然有孙权、刘备试图北上中原,但基本不成气候,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

除旧布新,建立新朝,已经是人心所向。

各种力量都在推动曹丕采取行动。

那些曹氏部属也在设想着如何弹冠相庆,如何分新朝一杯羹。

于是便有小臣去逼去劝汉献帝刘协效唐虞旧例,将帝位禅让给魏王。

延康元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

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

随即进入许都,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

曹丕还同时给刘协留了句客气话:“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由于当时盛传刘协被杀,所以刘备便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即皇帝位,建立蜀汉,刘备便是汉昭烈帝,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

魏明帝青龙二年三月庚寅,刘协寿终正寝,魏明帝曹睿率群臣亲自哭祭。

八月壬申,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

下葬时魏明帝“制锡衰弁绖,哭之恸“,并立刘协的嫡孙桂氏乡侯刘康为山阳公。

汉献帝刘协被贬为山阳公,居住在山阳城(焦作)。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